双11电商大战前夜天猫和他的对手们新时代
双11电商大战前夜,天猫和他的对手们
从光棍节到电商节,双十一角色的演变已经到了第八个年头。
双十一前是浓浓的硝烟味,双十一后是阵阵的吐槽声。先是提前20余天的红包预热,然后将成交额数字推向新的巅峰,再以一场华丽的晚会欢喜收场。类似的戏码逐年上演,今年天猫和他的对手们依旧不会缺场。
电商背景下的双十一:牢笼还是机会?
最早的双十一还只是天猫的自导自演,京东加入战场后上演起了猫狗大战,到了去年的时候,双十一战场里的电商平台已多达几十家,大批的供应商也纷纷卷起袖角围观。经历了一年之守、三年之痛、五年之离、七年之痒的双十一,在第八个年头到来的时候,到底是机会还是牢笼?
从上面的图中不难发现,作为双十一的最大赢家,从2009年到2015年天猫的销售额增长了1800倍,而今年似乎注定要越过1000亿的门槛。然而,看似不断飙增的数字刺激了天猫、商家和消费者的同时,也变相绑架了游戏中的所有玩家。为了保证销售数字上的增长,平台方被迫推出各种优惠和激励,比如天猫的双十一红包和花呗消费额度的提升。商家需要通过运营手段提前压货,并抑制十月下旬之后的销售额,此外还要配合平台方做出一些让利。而作为消费者,春运式的物流和居高不下的退货率和电商平台所承诺的购物体验俨然是背道而驰的。这难道不是一个牢笼?
事实上,从去年京东的表现来看,电商平台被双十一绑架的意味已经不言而喻。为了冲击销售额,京东展开了长达11天的促销,最终公布了600亿的销售额,却对双十一当天的销售成绩避而不谈。电商领域早已是一片红海,尽管各种各样的电商模式仍层出不穷,但巨头之间有关销售数字的较量仍被作为评判成败的唯一标准。也正因如此,在销售额数字上的报喜不报忧就成了电商平台画地为牢的标志。更有趣的是,刷单和数据造假也开始成为电商节的孪生姐妹,其中的猫腻大概只有电商平台最清楚。
不过,对于一些新兴的电商平台来说,双十一不可谓不是一个机会。双十一成为电商节早已深入人心,甚至成为一种流行的络文化,这种文化的受益者也注定是所有的电商平台。相比于自吹自擂的造节运动,搭上双十一这艘大船的营销成本和销售额都要更加乐观。当然,利好的前提是电商平台的规模和体量要远逊于阿里。
所有会长与会员入驻游戏一场场媒体沟通会,诚意还是套路?
在双十一这颗蜜糖的吸引下,今年的双十一开始涌入以易考拉海购为代表的跨境电商玩家。虽然距离双十一还有十多天的时间,各大电商平台已经开始在玩法、理念等方面小施拳脚,而在一场场媒体沟通会背后,电商平台们释放出的信息是诚意还是套路?我们来剖析几个案例。
天猫:培育全球市场,意在摆脱折扣怪圈?
天猫将今年双十一的启动仪式放在了香港,有意传递出将培育全球市场战略。不久后又在上海举办了时尚大秀,试图为自己贴上主流和时尚的标签。与之同时,VR购物等理念也借双十一进行了新一轮的布道。如此种种,天猫在今年的双十一期间似乎不再以低价作为营销点,官方也宣称将实现平台、商家和消费者三方的共赢。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天猫上的双十一红包早已开抢,商家们也下意识的开始准备双十一的折扣价,消费者也已经在红包和折扣的双重刺激下疯狂添加购物车。
不得不承认,相比于往年,天猫这次直接喊出了抛弃价格战的口号,而销售额仍旧是另一个不曾言说的KPI。有理由相信天猫正试图扭转双十一的趋势,只不过用户和商家还没有准备好为新口号买单。
京东:倡导理性购物,尝试回归电商本质?
京东要更加的旗帜鲜明,在天猫还在半遮半掩的时候,京东联合新股东沃尔玛主打理性购物,并将今年双十一的主题定为好物低价极致服务和智能体验,目的不言而喻。当然,京东不忘在双十一媒体沟通会上秀一把自己的物流能力,无人车、无人机、无人仓等在双十一期间的启用也着实吸引了不少的眼球。但在京东的页面上,双十一狂欢节再次被有意延长,秒杀、优惠券、抢购等营销行为在10月下旬便开始上演。还是那句话,尝到了电商节的蜜糖后,所谓的理性多半是自说自话。
仅任某一人分得的营业款就高达10余万元。目前此外,在京东看来双十一只是客场作战,或许618才是京东自认为的主场。一面被技术、消费、体验等倒闭模式升级,一面又对电商节带来的品牌影响、GMV等欲罢不能,或许在明年的618期间更能看懂京东的态度。
易:以洋货节为号,能否避免低价泥潭?
2015年是跨境电商的元年,并崛起了以易考拉海购、小红书为代表的电商平台新秀。当2016年电商平台临近的时候,这些跨境电商也跃跃欲试,但以高客单价著称的跨境电商能够避免低价泥潭吗?从易考拉10月25日媒体沟通会上传递出的信息来看,易考拉已经成为跨境电商进口销售额第一,并将投入4亿的资源用在用户的产品服务以及用户补贴方面。聚焦到玩法上,洋货节一词颇具差异化,并讲了一个和消费升级有关的新故事。事实上,从补贴和营销的力度上来看,易考拉海购能有意避免和天猫、京东的直接竞争,彼此瞄准的也并非是同一人群。
当然,正式加入双十一战场的跨境电商平台也面临着自己的问题,是否具备强大的供应链建设能力,能否在海外市场中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和谈判力,如何高效整合物流、仓储的能力等等。在今年的618期间,易考拉海购首批下单商品经过清关、打单、拣货、复核、包装、称重、发货流程仅仅用了90分钟。今年的双十一无疑是对跨境电商的又一次大练兵。
造节背后的电商升级,病态还是常态?
电商平台的新玩法和新理念无不指向了用一个目标,那就是尽可能的激发民的购物欲。毋庸置疑的是,在创造光棍节的2009年,彼时电商购物占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不到2%,购用户刚突破1亿,而到了2015年末,这个数字分别达到了12.8%和4.13亿。从这个角度审视双十一,应该喻之为病态还是常态?
不看好双十一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民的吐槽,以至于国外媒体和投资者都作出了不同反应。比如说在去年双十一期间,包括《巴伦周刊》在内的财经媒体发文质疑中国民的消费水平为何能够超过美国的中产阶级,在天猫和京东公布双十一战绩后,阿里和京东的股票却应声下跌。
或许我们应该对此表示乐观,电商的天花板在哪里,置身其中的电商平台们冷暖自知。且从媒体沟通会上各大电商平台的表现来看,消费升级开始成为平台竞相争夺的焦点。
先是阿里巴巴CEO张勇表态称:双十一发展至今,我们已经不再把低价作为营销点,价格是否有吸引力,让消费者自己去判断。我们有一套成熟的方法,现在的共同方向是让消费升级。与之对应的动作是,优衣库、ZARA、CA、Forever21等全球90%以上的快时尚巨头入驻天猫。
京东或许也意识到了消费者对电商购物的冷静和理性,正如京东商城市场部高级副总裁徐雷所说:超过1亿的中产阶级群体在消费中更加关注品牌、品质和服务,场景化购物、智能硬件、智慧物流、移动商店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极大提升了消费者的络购物体验。
同样的还有新入场的易考拉,在易考拉海购副总裁朱静波看来,消费升级不是简单的消费金额增长,不是买更贵的东西,而是消费者趋势的巨大变化。一语成箴,消费升级促使了跨境电商平台的崛起,易考拉们所契合的正是在全球范围内精选商品,并将中国消费升级的需求落地。
可以看出,电商平台们似乎异口同声地表示要摆脱双十一价格战的单一维度,顺应消费升级的趋势成为电商共识。历年的双十一让低价促销成为电商的常态甚至是病态,如今消费升级成为新的方向标,或许会借助双十一成为电商行业的新常态吧。
结语
经历了前辈们对销售数字的画地为牢,不管是京东还是易考拉,在今年双十一期间的表态都不再迷信所谓的数字底线,或许天猫本身也在努力淡化数字上的销售目标。
用户的好奇心总会消退,商家的积极性总会降低,电商行业也总会变得更加有序,理性且顺应消费趋势的电商节才是最终的出路。
关注ITBear科技资讯公众号(itbear365 ),每天推送你感兴趣的科技内容。
特别提醒:本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及连带。如若本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山东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宿州治疗白斑的医院
如何缓解更年期综合征症状
用什么治疗心悸心律失常
-
一美演技爆表的片子——《分裂》(上)
陌生人似乎地拉低上衣,想盖住盲目性感的丝袜,一美注意到却怒了 (你来...
2024-01-23
-
《且试君子》的首轮观后感出炉,你们觉得怎么样呢?
103010到底挺有不太可能的,特别是吹牛打,太丝滑了,武打招双管利落简洁。...
2023-12-26
-
2022二级建造师《建设工程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真题答案及解析
2022二级建造师《工程工程项目法规及之外经验》真题诗究竟及解 一、每项选...
2023-11-24
-
教育部提出4要求,统筹顺利进行当前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
为险恶贯彻特区政府党中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决策部署,6年初9日,普...
2023-11-17
-
放射科检查室冬天为什么那么冷?
答 放射科检查和室秋天为什么那么冷热?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放射科的X中...
2023-11-16
-
投资者提问:请问贵一些公司,股东在减持,一些公司在增持。是否存一些公司与股东利益输送?...
资本提问:请问贵的公司,大股东在减持,的公司在作价。有否存的公司与大...
2023-11-03